欢迎您进入某某电器有限公司

开丰注册登录站

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

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主页 » 开丰动态 » 行业动态

初中科技小论文五篇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3-04-05 19:49
初中科技小论文篇1

一、活动主题

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二、活动日期

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2月13日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启动仪式:

11月25日,国旗下讲话,简要传达活动方案,宣布科技节开幕。

责任部门:教务处    

科技节电子屏“泰山实验中学2019年科技节”、“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责任部门:团委

(二)系列活动

 1. 主题班会

全校各班召开一次“崇尚科学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及要求,观看科技小视频(网址另行通知)。

活动时间:11月 25日下午第八节班会课

责任部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

    2. 科普海报、科幻画绘制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年级每班选送2—3件作品

    绘制要求:作品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内容应反映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版面设计合理,图文 并茂。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开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在正面显目位置写上作品标题,右下角注明作者班级、姓名。

上交时间:12月 6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初一级部及美术组

3.生物小制作

活动一: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

参加对象:初二年级各班

活动二: 参加对象:初一 — 初三年级每班选送3件作品。

作品要求:生态瓶、生物创意拼图(初一年级)

生物模型(初二、初三年级)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及负责人:教务处 生物教研组

    4. 地理小论文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初二年级每班选送3篇作品

    论文要求:观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针对发现的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份小论文(不少于500字)。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  地理教研组

      5. “高空落鸡蛋”擂台赛

活动内容:如何让一个生鸡蛋从3楼落下摔不碎。

评价参数:(1)摔不碎(2)所用包装材料质量轻(3))所用包装材料体积小。

    参加对象:初三年级每班选送1—2个方案。

    上交时间:12月 5日第八节

责任部门:教务处  物理教研组

6.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12月10日下午(具体时间协调),泰安市科技馆组织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展。

责任部门:泰安市科技馆 教务处

(三)闭幕式

2019年12月16日,升旗仪式,宣布科技节闭幕,颁发各项目单项奖、“优秀组织奖”。

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

四、评奖方法及宣传表彰

      1. 各类活动设单项奖:每项比赛设一、二等奖若干名,分别奖励砥砺攀登卡学分5分、3分。

2. 团队设有组织奖: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节活动的班级,将评选出最佳组织奖若干名,颁发奖状;最佳组织奖评选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参加一个项目或上交一件作品赋分1分,项目或制作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5分、3分、2分,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10分、8分、6分,按总分高低排名取前若干名班级评为最佳组织奖。

3.各类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评选“百名小小科学家”,表彰发给作者荣誉证书及奖品。

4.通过校园网站、橱窗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5.选送科技幻想画、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成果一等奖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评比。

6、表彰区第?届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四小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及个人。

初中科技小论文篇2

(一)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四、结语

初中科技小论文篇3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该群体为何会处于尴尬的融资劣势地位,改善并最终解决其资金“贫血”现状,促进其快速发展,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融资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1999年在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为:企业已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企业应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与其他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技术创新性

科技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初步走出了一条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通信、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领域)转化为主的发展道路。

(二)高投入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一般为传统企业的10至20倍。研究开发费的投入比例占到全部销售收入的6%以上,无形资产占到企业总资产的60%,资金需求频率高、时效性强、单次平均融资量相对较小。

(三)高风险性

科技创新是一项风险性很高的活动,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远高于其它企业,而这些资金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投资能否收回、收益是否能达到预期水平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高收益性

与高投入、高风险性相对称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收益。科技创新成果技术含量高,普通物质材料经过人脑“加工”,便身价倍增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在技术上的优势愈发明显,甚至会带来一定时期的市场垄断,从而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极高的回报。

(五)高成长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它是知识技术的集合体,拥有优秀的创新人才,在技术、人力资本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业务发展快,年增长率一般不低于15%-30%,许多企业在某些阶段常有销售额连年翻番,反映出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基于各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下面仅讨论对本文研究有意义的企业生命周期的前4个阶段,而不考虑衰退阶段。

(一)种子阶段

种子阶段是指处于创意阶段,企业仅仅只有一个想法,尚无正式的产品,更无销售收入。由于企业在此阶段没有投入正式的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主要资金来源以创业者自有资金、“天使投资者”等私人资本为主。这个时期企业还应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积极争取政府为鼓励缺乏研发基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的孵化器投资和专项财政基金。

(二)初创阶段

在初创阶段,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小型测试,这一阶段产品开发、技术等风险仍然很大,产品只局限于小批量的生产。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尽快解决此阶段现金流出远大于现金流入的生存问题。企业对资金的需要量明显增加,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设备、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完善、以及建立销售渠道等,在企业资金来源的问题上,企业的经营尚未步入正轨,而且没有盈利记录,新产品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失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可预见的成功率在20%左右,因为没有抵押或担保,商业银行一般都不愿意提供资金的支持。而创业人员、天使投资等私人资本的资金已经不够,因此,该阶段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就是吸引风险投资,让风险投资以战略伙伴或战略控股者的方式进入。虽然初创阶段投资风险很高,投资回收期长(一般要3―7年),但如果投资获得成功,将可以获得高额的资本利得,收益率通常高达每年35%―50%,这恰恰符合偏好于“高风险,高收益”风险投资的胃口。

(三)成长阶段

企业的技术等资源优势已经确立,产品市场份额逐步加大,销售收入、利润开始加速增长,为了保持企业的高速成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把握新的机会,资金的需求两远比种子阶段和初创阶段要大得多,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和广告费用,购买设备和人力成本支出。

在此阶段,企业的成长资金以内部融资、风险资本和银行借贷为主要来源:

1.内部融资。高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的自我积累创造了条件,企业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合理地再投入,不断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资金能力。

2.风险投资。由于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企业产品市场份额的上升,可预见的盈利性增大,虽然此阶段所需的资金规模较大(通常是创建期的10倍),但企业高效益的前景,使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投入资金的态度最为积极。所以风险投资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核心关键的融资渠道。

3.银行借贷。进入到这个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企业可供抵押资产也随之增加,这就为采取银行借贷创造了条件。借贷资金具有到期必须归还的特性,且要支付一定量的利息,初始时,贷款的额度不是很大,并且企业需要到期支付本息,这往往也给企业造成财务上的风险。

(四)成熟阶段

此阶段企业经营已步入正轨,融资渠道较为广泛,企业开始自主选择较为合宜的融资方式,主要有:

1.银行借贷。当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由于企业经营业绩有了长足进展,资产质量、规模也满足银行的抵押贷款条件,此时,以规避风险为原则的商业银行也愿意为进入该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2.创业板市场融资。创业板市场对上市的资金要求比较宽松,它降低了对申请企业的资本规模、经营历史、财务状况和盈利要求,企业进入二板市场的门槛降低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一样对对上市企业进行监控,大大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素质;此外上市也为风险投资的成功撤出提供了一个途径,使其能够步入“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所处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不同的融资需求;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不同,融资的方式也不相同,有的阶段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有时是多种融资方式共享。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应该根据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进行有效的融资组合匹配,以达到降低风险、减少资金成本和债务负担,从而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需要。(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参考文献:

[1] 康晶.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杨大泓.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资本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初中科技小论文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STS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85-01

STS教育是以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者为基准进行教学,在基础知识中融入STS教育理念,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超强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教学,而STS教育思想正好迎合了物理教学的这种趋势,把科技教育渗透到初中物理基础教育中,不仅传授基本知识给学生,而且重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了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技术的形成,然后在根据这些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践行了新课标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我们对STS教育在初中物理学中的渗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就成为当前物理教学中首要问题。

1.STS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的影响

1.1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学在内容上是为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然而如果仅仅指示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STS教育以多方位的知识教学让学生在接触基础知识后,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在课堂中适当拓展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未知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1.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地理论联系实际。物理这门学科是和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的,科技带来的社会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要让教学适用于社会发展,而不是一味地一成不变,STS教育加强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而且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实践来体现,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1.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生活。科技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对于经济还是教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技让教学手段的变得多样化,也让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纷繁复杂,很大程度上对学生适应社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STS教育结合当前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把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了解科技的魅力,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2.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STS教育的实施对于物理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对多方面知识的汲取,尤其是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因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初中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那么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都会视为权威,所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成为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此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2.1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这样长期下来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枯燥无味地课堂氛围,让学生对物理教学失去学习兴趣,但是现代物理课堂有了多媒体教具的加入让传统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在物理声音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不同的音频文件让学生来感受声音,然后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2.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实验来渗透STS教育。物理教学中如果了实验的操作,那么物理课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实验课能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以这样的方式来渗透STS教育更能为初中生所接受,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科技知识,比如在初中物理中电学的学习中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连接,不仅能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知道电的产生,以及对现在生活产生的影响。

2.3把物理教材中的内容生活化。其实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与我们社会生活相关的例子,因为教材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最终我们的学习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初中物理有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力学,而力学在生活中涉及的面那么多,如果全部都按照书上的内容来讲解的话,学生不仅不能够理解而且时间长了会对这种授课方式产生一种排斥。如果我们能把书本上的内容生活化,比如在讲弹力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带一个皮筋来让他们拉伸,用不同的力度拉伸看产生的弹力大小。

2.4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让学生变废为宝。创造是打开思维最好的方式,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现在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我们的生活环境出现了许多问题,举办科技发明比赛,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把生活中的一些废物经过自己的发挥创造赋予新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总结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试卷中,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过度地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很多理论知识在没有经过实践后并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初中生处于基础知识储备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对知识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初中物理则是一门打开他们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户。我们要把物理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科技,STS教育的渗透帮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也让初中物理教师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园.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如何渗透STS教育的一些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11月

[2]稍亚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教学策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年第12期

初中科技小论文篇5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标与价值,认为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值得重视,更能为其他学科的有效开展服务,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目标展开,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结合趣味性,创设课堂情境;善用多媒体,建立有效课堂;活用信息技术,建立趣味课堂;进行有效整合,焕发学科魅力;多项融合技术,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渗透精彩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来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鼓舞学生进行创新,那么如何开展创新呢?我认为,学科渗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实践,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效渗透,不仅仅有效巩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学科,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渗透的尝试:

一、结合趣味性,创设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是众多课程所采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笔者曾经也听过不少课堂,有些教师为了让新课传授地更加顺利,往往在新授课的阶段都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笔者认为,一味创设情境不仅会使课堂失去明确的目标性,有时候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还有传统意义的情境创设会花费大量的课堂宝贵时间,所以笔者认为,在新授课上,完全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进来,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更快融入情境,又能省去很多教师创设情境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中,情境创设与语言创设的密切度、关联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教学论坛等,制作一些利于教学播放的课件和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等设备进行播放。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在快乐、向上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情境教学带来的乐趣。

通过多媒体将书本与影音资料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更加直观,更加明了。并且经过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在认知的过程中,如果是机械记忆,很难记住,但是如果通过影音资料的传达,视觉、听觉上同时受到感触,非常利于学生的记忆。

二、善用多媒体,建立有效课堂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中一项常见的技术,也是如今提倡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其他学科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对于新的知识点会有着本能的求知欲望,但是不少教师如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授课的过程中生硬、晦涩、毫无生气,甚至在知识点的巩固、讲解中也只进行传统的按本宣科式教学,很难激活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学习热情。而多媒体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按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也能给课程带来精彩。

比如我校的音乐教师,就时常在我的帮助下善用多媒体,建立起有效课堂模型。一般来说,她会在新授课之前,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课件,比如在教学音乐大家、音乐名人的时候,他往往会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用动画来展示,并且将音乐大师的作品赏析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她的讲解绘声绘色、有血有肉,比起在课堂上进行生硬的、机械的讲述,课程效果要好很多。

三、活用信息技术,建立趣味课堂

经过专家的研究调查,关于“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最容易得到学生的欢迎?”,调查结果指出是趣味课堂。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甚至能有效进行探究,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敢于创新、研究,通过自己的实践全面了解、活学活用知识点。

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往老师总是苦于实验器材有限、实验课时间有限,尽管有时候安排了实验课,但是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由于时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进行整合,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观察实验过程,观察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亲历亲为时也能游刃有余。特别是学生还能通过掌握了相关的信息技术,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对于一些课外延伸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课余查阅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探究、创新的模式运用,趣味课堂也就建立起来。

四、进行有效整合,焕发学科魅力

学科整合是近年来提倡的一个新的内容,在我看来,学科整合的主要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温故知新。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大多数学生都多少存在着偏科的现象,之所以出现偏科,大多数情况还在于学生的主观因素,而当偏科现象长久出现的话,一时之间也很难纠正,那么如何让学生各学科平衡发展,学科整合正是可以散发这样一股魅力。

在学习了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制作幻灯片后,我将学生分成了小组,要求学生小组结合平日的课程教学,自己制作幻灯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以平日学习的其他课程内容为主。任务布置之后,学生小组表现的很活跃,有的小组利用自己的学习的语文古诗词,结合课外寻找的相关古诗词,制作出古韵味的幻灯片,有的学生小组结合物理课的实验,通过课件形式进行实验分解,并通过多重假设,让实验富有充足的依据。

五、多项融合技术,提升综合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仅要以学科为重点学习目标,还需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应用型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应试掌握,更要学会灵活运用,让信息技术为自己所用,这才是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终极目标,也是其他学科的终极目标。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期,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应用型的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便利,更能有效进行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从目前来说,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相融合还仅仅是一个尝试,是一个开端,信息技术课程如何绽放出更美的花朵,还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婷、李红波、张仙,渗透性德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期.

[2]于红梅,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期.

返回顶部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