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延安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延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延安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省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根据《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3.5%。科普有效供给显著增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科普资金投入逐步增加。“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到203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以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主要目标人群,在“十四五”时期开展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培育一大批崇尚科学的青少年群体,夯实科技强市的人才基础。
主要任务: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通过宣讲、辅导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励青少年树立科学思维和创新志向。
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科学素质内容。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每年组织20名中学生(营员)参加陕西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结合,加强青少年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单位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生理卫生、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等科学教育活动。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广大教师的科学精神。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推动我市乡村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科学素质提升。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团市委、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2.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的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主要任务:
推进农村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和“百名社科专家进百村、进千家、进万户”等活动,传播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利用新媒体、融媒体宣传节约资源、绿色生产等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农技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新推广方式,实现科技小院(农业专家服务站)县域全覆盖,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服务“三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聚焦“3+X”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和创业技能,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力度。围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强县(市、区)农民教育培训,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的培训品牌。“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名。积极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竞赛等活动,传播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农村服务信息,不断提升农民职业素养。
加强农村科普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农村科普,每年面向基层开展科普活动500余场次。推动实现科协系统“三长制”建设县域全覆盖,提升农村科普供给能力。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加强农村地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带动农村科普能力整体提升。
持续做好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升发展工作。加强农村妇女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组织各级宣讲团深入农村面向妇女群众开展集中宣讲,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养。持续深化市、县(市、区)工会、妇联的专项帮扶行动。加强健康保健、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妇联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融媒体中心、市科学技术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总工会、市科协、市社科联
3.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延安高质量发展。
主要任务: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选树劳模工匠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通过拍摄专题片、编撰书刊画册、举办报告会等形式,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开展全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产业工人展示创新成果。
实施技能创新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以创新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实施劳动竞赛“十百千万”工程和职业技能大赛引领计划。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五小”竞赛、“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三秦工匠”和“陕西省职工科技节”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制造实操培训,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组织职工开展节能减排竞赛。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校(技校-高校)合作,促进技能培训与企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职工终身职业培训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企业科协的作用,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
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行动,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十四五”期间培训农民工5万人次。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深化“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大力普及职业病、传染病防护知识。
发挥企业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科创中国”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家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国际视野,努力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
牵头单位: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科协、市工商联、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4.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围绕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主要任务:
倡导积极老龄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有能力、有意愿发挥余热的老年人提供平台,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创造条件与环境。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提升老年人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日常就医的困难,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依托老年大学、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健全科普活动阵地建设,面向老年人开发各类科普课程,普及智能技术知识,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通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各类媒体普及膳食营养、健身活动、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开展养老服务人才科普培训,在养老院院长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内容中增加卫生、保健相关的科普知识。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发展老科协、老年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老专家、离退休干部在咨询、智库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开展科普宣讲。发挥农村老年人“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民政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工作局、市融媒体中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持续深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主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鼓励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工作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强化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升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发挥“圣地大讲堂”、“科普大讲堂”和“社科大讲堂”的作用,加强对科学方法、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的辅导学习,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意识,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市委党校、市科学技术局、市科协、市社科联
(二)实施科普服务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产品供给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培养科普理论研究和科普传播人才队伍,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氛围,着力提升应急科普能力,构建完善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十四五”期间,实施5项重点工程。
1.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主要任务:
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推动将科普指标列入相关科技奖项评定中,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
促进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的转化。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开展科普工作。鼓励高校和企业等具备条件的实验室面向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开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延安精神,开展“寻找延安最美科技工作者”、“延安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专题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和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推进社会对科普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科普推广能力建设。发挥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科协作用,积极支持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活动,发挥各类主流媒体作用,广泛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讲好科学故事、科普故事和科技工作者故事,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创造更多、更好的科普产品。推动建立扶持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科普产业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协、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2.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
主要任务:
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力度。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大力宣传、推广优秀科普作品。
实施科普影视(短视频)创作扶持计划。针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科学现象,鼓励科技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工作者参与科普影视(短视频)创作,诠释科技问题和科技现象,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创新科普方式方法,推动科普多元合作,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引导各类媒体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专栏。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提高科普内容的接受度。促进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沟通合作,增加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科普中国”科普信息落地应用。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构建全市联动的科学传播和科学辟谣网络平台。依托科普e站等载体,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融媒体中心、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
3.科普基础设施强化工程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和完善现有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普服务的广覆盖和均衡化,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
主要任务: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大对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运行经费投入,积极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传统科普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强公益性引导,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科技社团的科普场馆、展览馆、陈列室等科普基础设施面向公众常态、定期、优惠开放。
推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科技馆,鼓励高校、企业结合实际建设有专业特色的科技科普场馆。不断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实体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建设,提高服务功能。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县(市、区)巡展活动。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实现“十四五”期间科普教育基地县域全覆盖。推进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车站、服务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
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科学技术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团市委、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4.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创新科普方式,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形成平战结合的应急科普传播和服务体系。
主要任务:
提升应急科普协同能力。建立应急科普的部门协同机制,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将各类应急科普宣教平台纳入应急工作整体规划。构建多级联动协作机制。突发事件状态下,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和力量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组建专业的应急科普专家库,建立应急知识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储备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实施科普服务全领域、全地域、全媒体、全人群覆盖的全域科普行动,深化共建共享机制,提高基层科普水平,增强科普信息传播能力。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动员学校、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200次以上。
加强日常科普宣传教育。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低碳日等时间节点,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食品安全、生态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围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森林日等,开展生态公益科普活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加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推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校、科研机构科普人才培养联盟,抓好科普领域相关人才培养。
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委文明办、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林业局、延安大学、市气象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5.科学素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
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
拓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优势和各类人文交流机制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青少年交流计划,拓展领域,开阔视野。鼓励留学回延人员参与留学回国人员支持计划,积极搭建人才项目对接交流平台。
丰富国际合作内容。聚焦产业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加强科技人文交流。鼓励支持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工程)。
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等活动,融入我省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牵头单位: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建立、完善由联系市科协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召集人,相关部门参加的方案实施协调机制。市科协负责协调机制日常工作,各部门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有关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
加强考核督促。各级政府负责领导本级方案实施工作,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各级科协牵头实施本方案,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本地区科学素质建设。
(二)机制保障
加强与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衔接。将全民科学素质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创建、考核工作中,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表彰奖励。按照国家和陕西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有关规定,对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三)条件保障
完善法规政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十四五”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科普人才培育、使用、激励机制。
加强研究交流。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公众科学素质研究教育(培训)体系,定期举办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交流活动。开展科普手段和方法研究,围绕新科技、新应用带来的科技伦理、科技安全、科学谣言等风险防范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保障经费投入。保障科普经费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各成员单位进一步落实科普经费,加大对科普工作支持力度,保障各自任务完成。
同类文章排行
-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的通
- 案例展示二
- 案例展示四
- 案例展示七
- 视频展示三
- 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保险、信托
- 【热岗/编制】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
- 为什么互联网产品越来越难做了?
- 生产基地三
- 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最新资讯文章
- 新西兰留学买教材怎样省钱
- 英语本科生必须要过英语专业八级吗
- 最新出国留学推荐信范文_1
- 英语专业留学读研英国几年
- 【分享】非985非211,30+岁换专业
- 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相关模板资料(包括
-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毕业以后
- 出国留学介绍信英文
- 学摄影去哪留学好?重磅国家推荐
- 美术生出国留学哪里好_1
- 2024年新高考选科指南!(附上12种选
- 助力求职者端牢饭碗——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 留学申请推荐信范文大全
-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
- 学视觉传达设计,想研究生留学,哪个国家最
- 2022考研英语作文:建议信如何写出高级
-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
- 毕业生报告出炉:我国高校毕业生呈现出“出
- 2018年NBA西部决赛G7 勇士vs火
- 以“硬监督”优化营商“软环境”